为深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然生态教育理念的理解,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我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于3月26日在马娥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中心幼儿园开展专题观摩学习活动。该园以“自然生态教育,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理念,通过沉浸式环境创设与特色化课程实践,为学生们呈现了真实鲜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镇北堡中心幼儿园高度重视此次观摩活动,园长及教师团队全程引导讲解。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园所户外生态场域:错落有致的绿植景观、原木搭建的探险通道、沙水融合的感官游戏区,处处彰显“自然即课堂”的教育哲学。园方教师介绍,户外环境设计遵循“生态性、挑战性、自主性”原则,旨在通过自然材料与生活资源的结合,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与创造力。

进入室内活动区,学生们分组观摩了建构游戏与角色游戏场景。在“自然工坊”建构区,幼儿利用树枝、木块、松果等自然材料进行立体搭建,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合作分工;在“小小医生”角色区,幼儿们通过模拟交易游戏发展社会性技能。观察过程中,马娥老师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点,现场解析教师“观察-识别-回应”的专业支持策略,强调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多元价值。

户外活动环节,全园幼儿参与的“运动方舟”体育大循环成为亮点。幼儿以班级为单位,在由平衡木、跨栏和钻洞洞等关卡组成的循环路线中挑战体能极限。园方教师介绍,该活动通过“情境化任务+阶梯式挑战”设计,既锻炼幼儿运动能力,更培养坚持、互助等学习品质。

观摩结束后,双方教师围绕“自然生态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展开研讨。镇北堡中心幼儿园业务园长重点分享了“五爱”园本课程实施路径,强调“顺应自然节律、挖掘本土资源的实践要点。马娥老师结合园本课程理论分析自然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及如何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此次观摩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反思的桥梁,既深化了对自然教育理念的理性认知,更直观感受到生态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探索“高校-园所”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